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扬琴》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7-06-14 浏览量:

《扬琴》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150142140;150142141;150142142;150142143;

150142144;150142145;150142146;150142147

课程性质:

学科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对象:

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

103学时 6.5学分

编写单位:

音乐系

编 写 人:

湛洋

审 定 人:

杨兆丰 孙玉芝

编写时间:

2012 年6月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扬琴课是每个师范院校都开设的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的理解、掌握器乐基本理论知识、演奏的基本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自学能力,从而掌握和提高器乐演奏的技能技巧。

2、教学目的要求

扬琴必修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开设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使他们具有较全面的音乐素质,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好地驾驭本职工作。

3、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培养良好的读谱习惯。

(2)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技能。

(3)正确掌握音乐的节奏、分句,能倾听和辨别自己的演奏,培养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

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以讲授法和课堂练习法为主,辅以问答、例证、讨论等方法。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与视唱练耳及歌唱紧密配合,促进演奏能力提高。

(1)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从学生实际出发,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每学期的授课计划。

(2)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技术的同时,要讲解科学的演奏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乐器演奏技巧。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严格要求,教书育人,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4)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中外优秀小提琴作品为教材,并根据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选择一定数量的不同体裁、风格的曲目作为教材,并注意不断丰富和更新讲授内容。

(5)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工作能力。教学中应始终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环节中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适应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必要准备。

(6)以个别授课为主,同时辅以小组课、集体课。既利于因材施教,又利于增加学生相互观摩学习,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

5、考核方式

(1)扬琴主修课作为一门正式课程,严格按我院(系)制定的专业技能课考核方法进行考核。每学期期末考试一次,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视为此门课程不及格。

(2)主修课的考试内容包括:

练习曲一首(能体现演奏基本功和各种技巧) 乐曲一首

所选曲目的时间不少于五分钟。

(3)参与打分的教师不得少于三人, 以所有教师所打分数的平均分作为最后成绩。

6、指定教材

[1]《黄河扬琴练习曲99首(上中下)》,中国广播电视台出版社,1999.9.1。

[2]《扬琴演奏技法与练习》,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12。

[3]《跟名师学扬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4]《扬琴基础教程》,同心出版社,2003年。

7、教学参考书

[1]《扬琴曲集》(上下),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

[2]《世界名曲扬琴曲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

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上课形式:

1、基本功训练:以单人小课或小组课的形式授课。

(注:本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讲解示范及练习,学生每人会有进度和讲授内容的不同,在讲授内容及课时安排上不可避免的会有差异,所以课程内容的顺序性不宜以章节划分。

课程学时分配表

讲次

讲授内容

讲授课

学时数

讨论课学时数

第一单元

黄河扬琴练习曲上册、扬琴曲集上册中的部分曲目练习,检查目前演奏水平,纠正演奏错误。系统学习扬琴演奏,注重基本功的练习。扬琴基本功理论讲解、示范有针对性的发音练习,因人而异。要求音色及指腕结合的演奏方法。

31

0

第二单元

加强轮音练习,检查基本功、演奏技术、乐曲掌握程度,解决遗留的技术和感觉问题,把演奏状态容入到乐曲中,讲解并做示范演奏。

32

0

第三单元

讲授与训练双手分奏的练习曲及乐曲。先是简单的节奏、音程练习,最后是比较复杂的不同节奏不同音的复调式段落练习。继续练习音阶、琶音、八度音程练习,为演奏乐曲打下基础。

16

0

第四单元

讲解整个乐曲处理方法,完整演奏乐曲使学生能轻松掌握演奏乐曲的能力。强调音阶琶音三、六、八度练习的重要性。讲解作品风格、结构、分析段落,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学习扬琴曲集下册较难的曲目,分段落做示范讲解。

24

0

总计

103学时

二、讲授内容

第一学年 (3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扬琴的发展史,扬琴的基本知识,掌握扬琴正确的下键手法及双音、

弹轮等技巧的演奏方法,并能够在演奏中正确的运用。

本章重点:

能够真正理解手型与音准的关系

本章难点:

调整音色、双手配合协调

第一课 (2学时)

介绍扬琴的发展简史,扬琴的构造,各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扬琴的定弦等。

第二课 (3学时)

扬琴演奏的一般常识:坐姿;持键姿势;下键方法;双音、反竹、拨弦等记号。学习乐曲《欢乐歌》。

第三课(3学时)

学习乐曲《雨打芭蕉》。

第四课 (3学时)

学习乐曲《旱天雷》。

第五课 (4学时)

学习乐曲《喜讯》。

第六课 (4学时)

学习乐曲《欢乐的新疆》。

第七课 (4学时)

学习乐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第八课 (4学时)

学习乐曲《珠落玉盘》。

第九课 (4学时)

学习乐曲《弹词三六》。

第二学年(32学时)

教学目标:

加强轮音练习及双声部复调式音乐片段练习。

本章重点:

双手演奏的完美配合。

本章难点:

在遵循扬琴演奏的特定规律前提下,尽量做到自然、松弛。

第一课(3学时)

学习乐曲《春到清江》。

第二课 (3学时)

学习乐曲《节日天山》。

第三课 (3学时)

学习乐曲《双手开出幸福泉》。

第四课 (4学时)

学习乐曲《美丽的非洲》。

第五课 (3学时)

学习乐曲《节日的天山》

第六课 (4学时)

学习乐曲《红河的春天》。

第七课 (4学时)

学习乐曲《海岛新貌》。

第八课 (4学时)

学习乐曲《龙船》。

第九课 (4学时)

学习乐曲《映山红》。

第三学年 (16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扬琴各种技巧综合的演奏技术。左、右手的任务各不相同,但又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对乐器的演奏。从本质上理解扬琴演奏的技术就是左、右手默契的技术。

本章重点:

在保证每个音演奏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演奏速度。

本章难点:

复调式音乐段落的演奏,对两个声部强弱的把握,音乐风格的把握与艺术处理要求。

讲授内容:

第一课 (8学时)

学习乐曲《保卫黄河》。

第二课 (8学时)

学习乐曲《黄土情》。

第四学年 (24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较难乐曲讲授与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乐曲风格与演奏要求、练习方法,了解其调式风格及演奏要领,同时使学生在练习中增强对本民族乐曲味道的把握,提高对乐曲艺术处理与表现的能力。

本章重点:

乐曲演奏要求与乐曲风格的把握。

本章难点:

演奏中对表演的理解和把握。

讲授内容:

第一课 (6学时)

学习乐曲《川江韵》。

第二课 (6学时)

学习乐曲《思路掠影》。

第三课 (6学时)

学习乐曲《竹林涌翠》。

第四课 (6学时)

学习乐曲《林冲夜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