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工作

学生活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17舞专思开展想调查思政建设活动

发布日期:2018-11-23 浏览量:

思想调查思政建设

选题意义

思政课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然而很多学子对这门课的了解程度不高,也没有多大的积极性去提高对这一门课的想法,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对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想法的调查研究,会对现在的思政课有所改观,提出好的建议,让思政课这门课在大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这一课题,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了解陶大学子心中的想法以及他们对此的看法,对于思政课老师的上课方式有什么看法,以方便于老师和学生都加以改正,在教学方式上能够取得进步,不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使得思政课在我们心中不仅仅是考查课而已,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有很长很深的影响。初进校园以为这一学期会过的很漫长,其实不然,时间总是在人不经意间流逝。学习思政课也有半个学期了,中学时期老师们总喜欢照着书本让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其实这些很枯燥无味,学习起来总提不起兴趣。而大学不同,通过视频播放,可以让我们更生动更形象地了解社会,解读人文。老师插入的一些生活实例会让我觉得其实思政教育离我们很近。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仅靠书本上的一些陈旧事例,是远远无法让人了解这个社会的。不同的社会时期,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都是不同的。这学期学习思政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更贴切地了解了社会,社会上的某些好的现象或者是一些坏的现象,都是这个时期的特征。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上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民族是富有道德追求与道德素养的民族。”自古以来,人们对美丑、善恶的辨别与选择,无不体现着“好荣恶辱”的传统道德观念。胡锦涛同志在十四届政协委员分组讨论的会议上,以“八荣八耻”的形式精辟地概括和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容与深刻内涵,提出了“在当前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的形势下,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这一重要论述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明确地指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前进方向。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也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者。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的今

天,青少年面临着更多的诱惑与挑战,许多植根于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优良传统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一个没有历史感的民族将是十分浅薄的”,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就概括了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2003年4月,胡锦涛同志又在中央政治局强调了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而这种民族精神正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厚根基之中,体现在“知荣知耻”的行为实践之上。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就是树“根”立“魂”的过程,也是德育工作中的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我校一直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加以落实和推进,多年来,我校已总结出较为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体系。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我们愈发感到继续深入开展这项工作对于青少年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应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之间的本质联系,进一步加强学生“知荣知耻”的道德实践与道德体验,将教育内容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以促进学校乃至周边社区良好风气的形成。

实施方案

1.对当前大学生思政课进行情况的查询与了解,并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

2.根据在校大学生所选课程内容,制作问卷调查问题并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的填写

3.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做出严格的数据分析与图表汇总,并结合当前形势作出结论

4.同时采取随机抽取学生做现场采访,提问有关思政课的问题,并让其提出合理建议

5.根据建议以及数据汇总讨论结果,小组成员进行总结,得出体会,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教学流程

(一)前期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角色扮演法要求教师开展活动之前,应预先确定活动主题。解释主题中所表现出的故事,探讨故事中的冲突,进而说明故事中人物角色的扮演。例如,围绕“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确定了三个故事情节较为丰富的主题:①逼蒋抗日前的最后一次蒋张谈话;②“兵谏”过程;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划分小组。主要通过三个阶段来推进:第一阶段,小组划分的初步实施阶段。在此阶段中,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各小组的基本信息,例如,所选主题,构成人数,男女比例等。第二阶段,小组划分的完善阶段。教师根据已掌握的基本信息,及时调整小组成员,力争达到小组成员划分与主题内容相适应的最佳状况。第三阶段,小组划分的

最后落实阶段。根据各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综合把握,适当微调,完成小组划分。

3、明确细节。在教师的组织下,各小组围绕活动主题,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剧本,确定表演时间,合理分工,安排角色与职责,确定表演方案。准备道具,设计舞台以及走位,形成初步场景。并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还需要认真落实评委会成员的评定标准。现实证明,注重细节和坚持原则,使“纲要”课表演活动产生了许多出人意料的成果。例如,“长征”主题表演活动中,学生原创的剧本,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观众”;“西安事变”主题表演活动中,学生手中所拿的自制仿真武器,制作之精良,外形之逼真,让在场的所有同学都为之折服;“国共第二次合作”主题表演活动中,评委会客观、公正、幽默、准确的评价给台上的演员与台下的“观众”都留下了最难忘的回忆。

(二)中期表演。此时教师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活动正式开始时,教师要为整个活动做一个精彩的开场,营造表演氛围。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随时为“罢演”、“断演”、“跑题”等意外状况,做好“急救”准备。活动即将完成时,教师要在保持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做好完美的收尾工作。教师在整个表演活动中,应合理诠释好活动“救火员”的含义。此时,“演员”则根据剧本编排,按照剧情,进入舞台,开始角色扮演,再现教学内容。

(三)后期分析与提升。表演活动结束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开展以下工作:第一,走出活动情境,与评委会成员,联系史实,回顾整个角色扮演的过程。第二,讨论表演中各个角色突出的表现与存在的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三,总结经验,引发学生思考与热烈的讨论,进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反思

1、不应只设定一个主题内容。同一历史事件中建立多种主题内容,会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相对宽松的氛围和更多选择的余地。

2、仔细研究主题。所选主题是否具有合适的时间范围,所选主题是否具有适中的难度,所选主题是否具有合理的主题情节。

3、解释教学目的。学生只有在了解教学目的涉及的若干细节后,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好地完成彼此之间的配合,

诠释活动的主题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反复斟酌细节。例如,活动场地是否适合在教室内进行;活动时间长短是否适宜;小组划分是否适中,道具、场景布置是否合理;学生在活动中需要承受多大压力;活动中拍摄的录像是否可以公开评价;评定标准是否公平、准确、客观;活动结束后,能否引起学生热烈讨论等。

5、严格审核剧本创作的真实性与原创性,杜绝一切网络抄袭现象。

6、教师参与程度应严格把控。仅限于外围指导。在表演过程中,最忌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不停地打断整个表演过程,进行纠正。

7、宏观衡量评定标准是否合理。其中包括:评委会成员的人数,评定的具体标准,评价的用语与方式,学生的承受能力等。应允许学生参与并制定出他们真正认可和喜欢的评价标准与方式。

8、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发挥宏观指导作用,避免出现任何偏激的评价结果。切忌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与讨论。点评时,特别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反应,措辞委婉,鼓励为主,尽量避免造成学生挫败心理的产生。

原理”课优质教学共享资源网的建设,针对我院思政课中理论性最强、最抽象深奥的“原理”课没有优质教学共享资源的实际情况,填补空白。学生可以在线查询、学习、创作,参与教学过程。网络教学资源将抽象难懂的理论形象化。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运用flash、视频、哲理漫画、图片、PPT、哲理故事等来表现,寓教于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开放教育和辅助学习的需要。

17舞蹈表演专科班